
美國對台開徵20%暫時性關稅,自行車產業觀察重點摘要報告
經緯國際媒體有限公司/編輯部
美國川普政府已針對全球貿易夥伴啟動新一輪關稅調整,正式啟動「互惠關稅」政策,全球主要自行車生產國如台灣、越南、柬埔寨等無一倖免,台灣被課徵20%對等關稅,對台灣的自行車產業勢必產生相當程度的成本壓力,惟台美談判尚未完成,20%稅率是否有機會再降,將是觀察重點。
對於台灣自行車產業中,部分早已進入全球化的自行車大廠而言,擁有多地生產、多國配置的利基,利用短鏈供應、就近支援市場,具備高度的製造彈性與調整韌性,相較於競爭對手,有能力可快速因應國際政策變化。全球自行車製造龍頭巨大集團表示,巨大集團全球布局完整,美國雖是重要市場,但短期內預期對全球營運影響有限,並已於今年5月1日起,調漲10%的零售價因應;美利達集團則指出, 20%關稅對美利達的影響有限,但對於美國代工客戶來說,關稅仍會增加額外費用。
美國總統川普祭出的對等關稅措施,所有國家都將從7日開始實施對等關稅。台灣稅率為20%,相較競爭對手柬埔寨、越南等國,差異不大。美國是台灣自行車主要且重要的市場,20%雖然較4月初時的32%低,在未定案前,20%稅率在國際上排序仍舊偏高。另外,美國232條款也是觀察重點,232條款來自1962年《貿易擴張法》(Trade Expansion Act)第232條,用來調查進口產品是否危害國家安全,美國總統具有採取調整措施之裁量權,美國政府已於2025年6月4日凌晨起,鋼鐵與鋁製品的關稅由25%提高至50%。
另一觀察重點是中國大陸稅率,儘管美延長對中國大陸自行車等商品啟用301調查關稅豁免至8月底,市場預期稅率向下修調的可能性不大,也就是說,對於傳統自行車銷美,課徵稅率包含12.5%最惠國(MFN)稅率、20%芬太尼、25% 301條款、50% 232條款,等同於被課徵107%關稅,且將對轉運商品徵收40%關稅,並將擴大解釋「間接運輸」的定義,建議相關自行車供應商應盡早調整輸出產地,才能避免血本無歸的風險。
美國對等關稅開徵至今,實質上仍是向美國消費者課稅,是否會影響美國一般消費者的購買意願是最須關注的議題,唯有持續觀察美國市場消費需求變化,適時調整營運策略,才能維持該市場競爭力。